
脫掉高跟鞋走進農田的上海姑娘
王大姐投身農業至今已有七年的時間,連她也想不到原本那個雙腳踩高跟鞋的上海姑娘會換上雨靴走進農田,成為務農人。原本在上海擔任翻譯主管的春梅姊,嫁到台灣後從事了十餘年房屋仲介,因為丈夫一句話投入農業,並在因緣際會下參加莊貴枝教授開設的農業課程,學習到有機農作對於健康與環境的益處,進而開啟有機之路。

冬日限定的胡蘿蔔
冬季為有機胡蘿蔔主要生產期,適合在攝氏25度左右栽種,發芽率最高,有機胡蘿蔔在放水與疏苗部分特別重要,初期播種時。水要完全覆蓋土壤,軟化土壤,讓種子順利發芽,若是水沒有完全覆蓋土壤,水分佈不均,會造成發芽狀況不平均,發芽後,需要疏苗,讓植株維持約10公分間距,使胡蘿蔔有足夠空間可以生長,避免因為生長空間狹窄,胡蘿蔔受到擠壓,導致果型不漂亮。只要不要有太大的天災,在種植110-115天後即可採收,但是冬季氣溫容易驟降,造成寒害,使胡蘿蔔停止生長,這時採收時間將拉長至120天。

從一顆種子貫徹有機生產
作物始於種子,王大姐向進口商進口有機胡蘿蔔種子,從源頭開始執行有機生產,有機種子是使用有機管理作物所生產的種子,具備耐環境逆境、抗病蟲害、與雜草競爭的特性,能夠補齊有機農法的不足,適應各種環境變遷。

採收前的保存作業是對作物與消費者的責任感
胡蘿蔔產季集中於春冬,春冬過後以冷藏保鮮供應一年所需,所以如何使胡蘿蔔妥善保存是採收前十分重要的環節為了利於冷藏,王大姐在採收前20天會放最後一次水,控管水量,避免後續儲藏時水分過多造成裂果。在病蟲害方面,胡蘿蔔在晚期容易得到白菌病,如果一根胡蘿蔔感染也會連帶整箱胡蘿蔔都染病,因此在最後一次放水時會加入木黴菌,除了保護根系外,也有益於採收後的保存,讓作物健康且漂亮地呈現給消費者,貫徹從產地到餐桌對於作物與消費者的責任感。